“减负”与“提质”的价值弥合与关系澄清——“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减反增”风险防范
2023-02-25分类号:G623.2
【部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减负”与“提质”因其各自内在运作逻辑不同而有别,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学校延时服务及校外学科类培训整治两方面落实有力,成效显著。但是,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双减”政策如何得以持续发力,真正实现“减负”与“提质”,尚需要在执行理念、行动路径与推进策略上统筹施策。在执行理念上,“减负”与“提质”在“追求美好教育生活”旨归中得以统一,互为目的和手段,通过“减负为目的提质”与“以提质为目的减负”的动态过程,不断走向更加统一,最终以共同旨归超越两者的对立关系,从而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目标;在行动路径上,解决“断裂”的根本在于明晰“减负”与“提质”之间的内在关联,切断或阻滞两者恶性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循环链,加强教师培养,优化学生管理以及调节资源配置,构建“减负”与“提质”协作互嵌机制以实现两者关系的有效弥合;在推进策略上,更需要结合不同群体、学段、年级、地域及基础等,分类调研研发不同举措,结合不同阶段形成不同攻坚重点,在一统性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性、提高适切性,方能达到“双减”政策初衷,以解决根本性长远性问题。
【关键词】学业负担 减负 教育质量 提质 中小学生
【基金】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重大课题“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A/2021/12);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一般课题“叶圣陶教育思想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研究”(课题编号:YZ-c/2021/07)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