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预对太行山坡地核桃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3-02-15分类号:S153;S664.1
【部门】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究人为干预对山区坡地人工经济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森林土壤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行山坡地未管理、清理灌草、清理灌草施肥这3种干预方式的核桃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比较分析3种干预对核桃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人为干预的核桃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未管理的土壤黏粒、粉粒、电导率、有机碳、全氮、全磷最高,土壤砂粒、含水量最低;清理灌草的土壤黏粒、粉粒、电导率、有机碳、全氮等较未管理显著降低(p<0.05),土壤砂粒、含水量则较未管理显著增加(p<0.05);清理灌草施肥的土壤黏粒、粉粒、电导率、含水量、全氮、全磷、全钾较清理灌草略有增加,土壤砂粒、pH、有机碳等较清理灌草略有降低。(2)各干预的核桃林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土壤黏粒与砂粒在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清理灌草施肥(-0.820)>清理灌草(-1.258),表明未管理的核桃林土壤质量较好,清理灌草的核桃林土壤质量最差,清理灌草施肥的核桃林土壤质量改善效果不大。[结论]人为干预显著影响太行山坡地核桃林土壤理化性质并造成土壤质量差异,因此在经营核桃林时应注重人为干预的调控管理。
【关键词】人为干预 核桃林 太行山坡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质量评价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3901104)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