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南海北部海域夏季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3-01-15分类号:S932.4

【作者】鞠佳丽  王小谷  吴尘艳  钟俊生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  
【摘要】基于2012年夏季在南海北部海域设置的23个站位,以WP2浮游生物网(网口内径57 cm,网长271 cm,网目200μm)进行垂直拖网采集的样本,研究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分析南海北部海域水文特征与仔稚鱼分布的相关关系。研究共采集仔稚鱼230尾,隶属11目33科77种,其中8种鉴定到科,23种鉴定到属,46种鉴定到种。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有16科24种,占调查海域仔稚鱼种类数的31.17%。其次是灯笼鱼目(Myctophiformes)和巨口鱼目(Stomiiformes),分别为1科18种和4科12种。灯笼鱼科(Myctophidae)、巨口光灯鱼科(Phosichthyidae)、钻光鱼科(Gonostomatidae)的仔稚鱼数量约占仔稚鱼总捕获量的50%。各站位间仔稚鱼种类数的变化,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而言,粤东海域和琼东海域的仔稚鱼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夏季南海北部琼东沿岸上升流海区、珠江冲淡水海区以及西沙群岛近岸海区仔稚鱼丰度相对较高。典型相关性分析(CCA)结果表明,南海北部仔稚鱼的数量分布与海表面温度(SST)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a)密切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仔稚鱼群落可划分为2个群组,大洋组和近海组。
【关键词】南海北部  仔稚鱼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上升流  珠江冲淡水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304105)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