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检验
2023-02-28分类号:F832;F49;F126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摘要】数字经济通过降成本、可达性、信息完备、服务灵活等优势促进普惠金融政策的深化,助推改善相对贫困。文章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选择2011—2019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相对贫困状态的改善,但改善效应存在分布差异,依相对贫困深度呈现“倒U”型特征;(2)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相对贫困影响系数的波动幅度较大,数字化程度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3)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为相对贫困程度低的居民改善了生活状态,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极为有限,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程度最高居民生活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弱,但与西部地区相比明显较强。
【关键词】相对贫困 数字经济 普惠金融 分位数回归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BMZ033)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