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北部湾多齿蛇鲻繁殖生物学特征

2023-03-31分类号:S917.4

【作者】王锦溪  邓裕坚  范瀛方  颜志斌  赵奕然  何雄波  颜云榕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省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摘要】本研究基于2020年在北部湾海域采集的1214尾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样本,通过对生物学特征和卵巢组织学进行分析,探究该海域多齿蛇鲻种群的繁殖特性及其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2020年北部湾多齿蛇鲻雌雄性比为1.82:1,雌性群体成熟性腺4季均有分布,3— 8月性成熟系数(GSI)保持较高水平,为主要繁殖期,其中3月和7月为繁殖高峰期;成熟卵巢中存在不同卵径大小的卵粒,卵径组成分布呈明显多峰型;绝对繁殖力波动范围较大(2774~158986粒),且成熟卵巢中存在不同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综合GSI、繁殖期、卵径分布及组织切片等结果推断多齿蛇鲻为分批非同步产卵型鱼类;相对繁殖力(267粒/g)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其在高强度捕捞压力下迅速建立稳定种群;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估算雌性群体的初次性成熟体长为19.0 cm,与性比随体长变化的重要转折点相同。本研究发现,北部湾多齿蛇鲻的繁殖特性相较以往结果有所改变,同时,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北部湾多齿蛇鲻的繁殖生物学资料,为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北部湾  多齿蛇鲻  性成熟系数  繁殖力  初次性成熟体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0A2087);;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No.060302022104);; 广东省南海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套经费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