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国际比较与政策取向
2023-02-15分类号:F323.7;F724.5;F842.66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
【摘要】“保险+期货”模式作为一种有着鲜明“本土化”色彩的新型农业市场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受到各方关注,并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的农业收入保险也利用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近年来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论文回顾了我国“保险+期货”模式兴起的历史背景,总结了“保险+期货”模式在业务分工、风险管理功能、财政补贴与金融联动等方面的运作特征,从期货市场的功能运用、定价机制、风险分散机制、政府财政支持、监督与管理等方面比较了“保险+期货”模式与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运作机制,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定位、“保险+期货”模式与农业收入保险的协同发展、“保险+期货”模式的保费补贴、“保险+期货”模式的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保险+期货 农业收入保险 价格风险管理 运作机制 监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策性农业保险减贫效应测度与扶贫机制优化研究”(编号:71973034)“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户参保的激励效应测度及最优补贴水平研究:以种植业为例”(编号:71573041);; 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农村普惠金融减贫与乡村振兴发展研究”(编号:2021WCXTD011);; 上海太安农业保险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中美两国期货市场在农业保险中的运用:比较与借鉴”(编号:21HX132)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