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刚性兑付的形成与治理机制

2023-02-20分类号:F832.3

【作者】张一林  梁玮  郁芸君  
【部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刚性兑付被视作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扭曲性特征之一,然而刚性兑付这一隐性规则在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之初就存在。本文研究表明,刚性兑付的作用在中国影子银行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差异,决定因素是刚性兑付的资金来源。早期刚性兑付的资金主要来自资管机构的自有资金,刚性兑付把资管机构变成投资风险的实际承担者,不仅倒逼资管机构审慎投资,也让投资者对资管机构产生了信任,因此早期的刚性兑付既是一种自律机制,还是一种信任机制,让中国影子银行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实现资管规模的快速增长。然而,资管机构自有资金的增速落后于资产规模的增速,以至于在一定时点后资管机构不再能够以自有资金维系刚性兑付,只能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等方式,但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可持续,反而会诱发风险、掩饰风险,此时政府应当强制打破刚性兑付。本文能够为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影子银行和刚性兑付态度的转变,以及2018年资管新规“破立结合、双管齐下”的治理逻辑提供解释。
【关键词】影子银行  刚性兑付  发展阶段  金融风险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3B1515020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2132010);; 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wkqb04)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