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响应策略
2023-03-22分类号:P74;X145
【部门】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的做法,构建了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5—2020年间11个样本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广东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借助Python 3.6软件,运用核密度和重心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广东城际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广东省海洋生态效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之后两年有轻微下滑;由2005年的0.35上升为2018年的0.73,实现了由低效率向中高效率的跃升,尤其是2017年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湛江市和茂名市均已迈入高效率区间。结合核密度所做的生态效率时序演化分析表明:2005年期初11个样本城市的海洋生态效率值呈窄峰分布、且峰值高,说明各市海洋生态效率值较平均、城际差异不明显;但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生态效率值呈宽峰分布,尤其是2015年以后出现双峰,说明生态效率的城际差异逐年增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结合重心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16个统计年份中海洋生态效率的重心有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迹象,但海洋生态效率的重心依然在珠三角地区,最后形成了珠三角核心地区和粤西地区的两极局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治理等响应策略。
【关键词】海洋生态效率 SBM模型 时空演化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环境规制对粤西地区海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GD20YDXZYJ15);;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东道国环境规制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投资区位的影响效应研究”(2020WTSCXO33);; 广东海洋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ODI区位选择的环境规制效应研究”(C21812);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R20040)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