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灌浆结实期气象条件对江汉平原优质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3-01-18分类号:S511

【作者】党程成  郝蓉蓉  周梦  胡玉婷  刘越  杨青青  田小海  周继永  
【部门】长江大学农学院  长江大学/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武穴市现代农业示范中心  
【摘要】水稻灌浆结实期气象条件同时影响优质稻产量与品质,因此在生产上调整合适的播种日期对优质稻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0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荆州通过分期播种(C1、C2、C3),使其在灌浆结实期经历不同的气象条件,并比较了不同播期下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期的前15d气象条件显著影响优质稻产量和品质。从总体上看,产量以第2播期-C2(8.3 t/hm~(2))最高,C2处理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和结实率;品质指标中,整精米率以播期C2和C3较优,分别为62.1%、和61.8%;垩白度在3个播期间差异不大;大多数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则随播期延迟而显著升高。籽粒产量和稻米品质与灌浆期关键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产量与灌浆期前15d日均温呈直线负相关;千粒重与灌浆期各气象因子均呈直线相关,其中与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灌浆期各气象因子之间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关系;因此,经过筛选得到灌浆期的前15d期间的日均温26℃左右、日较差9-10℃、相对湿度80%-85%、日照时数7h左右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的最佳气象条件。可见,江汉平原地区优质稻的种植存在最佳栽培期(灌浆期),而合理安排播种日期应成为优质稻生产上的一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水稻  灌浆结实期  气象因子  产量  稻米品质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405,2018YFD0301306);;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BBB060)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