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基于“五普”至“七普”分县人口数据的分析
2023-03-28分类号:P208;C924.2
【部门】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计算与规划研究中心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摘要】开展新形势下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人口集疏变化研究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论文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基于2000—202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以及城市群、原连片特困区和边境区等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口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2020年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比值仍约为94∶6。目前中国分县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2010—2020年超过一半的县域人口负增长。(2) 2000—2020年城市群人口增长1.53亿人,2020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接近90%,是承载中国人口的主体区域。2010—2020年,19个城市群中珠三角和长三角人口增长最为显著,而哈长和辽中南城市群人口负增长。(3)原连片特困地区在2000—2020年人口持续减少,20年间人口减少了1100万人以上。新疆南疆三地州和西藏区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明显,2010—2020年人口增幅超过15%。(4)边境地区县域2000—2020年人口基本保持稳定,但2010—2020年人口集聚度和人口密度略微下降。其中,东北和北部边境地区人口下降明显,2010—2020年减幅均超过了15%。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国防安全建设要参考区域人口增减的现实情况,对不同类型地区要统筹谋划、分类施策。
【关键词】人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城市群 原连片特困地区 边境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0,41931293);;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K202308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