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磷对苜蓿叶片生理参数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23-02-01分类号:S541.9
【部门】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3年施用磷肥后对紫花苜蓿叶片养分吸收量、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开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紫花苜蓿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法。【方法】2019—2021年,以‘WL366HQ’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石河子大学牧草试验站连续开展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磷肥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CK)、50 kg·hm~(-2)(低磷,LP)、100 kg·hm~(-2)(中磷,MP)和150 kg·hm~(-2)(高磷,HP),共4个磷肥处理。于苜蓿初花期进行取样,测定干草产量、叶片氮磷含量、色素含量、气孔开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氧化物质等指标。【结果】连续施加磷肥3年后,叶片的氮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及气孔开度显著增加(P<0.05)。因此,磷肥对苜蓿叶片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有不同的影响,且中磷处理显著影响苜蓿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P<0.05);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和脯氨酸(Pro)含量均在中磷处理下最低,分别为2.38和1.04μmol·g~(-1)以及56.85μg·g~(-1)。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苜蓿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开度、SOD和POD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与MDA和H_2O_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高磷>低磷>对照。【结论】合理施加磷肥增加苜蓿叶片的营养特性及光合生理特性,从而避免其他环境因子带来的胁迫作用,增强苜蓿的适应能力,使苜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综合考虑紫花苜蓿的叶片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和氧化物质等因素,本试验施磷量为100 kg·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紫花苜蓿 施磷 叶片表型 叶片生理 干草产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1400);;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71099);; 兵团科技创新骨干人才计划项目(2021CB034);;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