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繁殖相关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2023-03-14分类号:S826
【部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基因组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 赤峰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元宝山大队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应用,已有诸多研究从影响绵羊卵巢发育、排卵、产羔、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等主要繁殖活动相关编码RNA和非编码RNA方面着手,对绵羊繁殖相关的编码和非编码RNA进行筛选和鉴定。本文对影响绵羊繁殖的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共整理了61个关键mRNAs、9个miRNAs、17个lncRNAs和4个circRNAs,并进一步阐述RNA的发展历史和生物学功能,以及编码RNA与非编码RNA构成调控绵羊繁殖的复杂ceRNA网络。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公羊睾丸和母羊卵巢在繁殖过程中mRNA呈动态变化;2)非编码RNA与DNA、RNA或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调控转录、翻译以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实现不同品种、年龄和饲喂水平绵羊对精子发生和卵泡发育等过程的调控;3)编码RNA和非编码RNA形成稳定的ceRNA调控机制使繁殖活动趋于动态平衡。本综述为挖掘绵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基因、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改善绵羊繁殖性能及提高羊产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关键词】绵羊 繁殖性状 编码RNA 非编码RNA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200905);;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0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19ZD016);;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2021GG0012);;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