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管何以可能——梅村近海渔业资源治理的案例研究
2023-02-27分类号:D669.3;D630;F326.4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近海渔业资源具有流动性、非储藏性等自然属性,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善治目标,社区共管成为近海渔业资源治理的主流路径。基于华南地区梅村的案例研究,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社区共管之所以可能,关键在于其实现了国家与社会、治理与发展的关系协调。研究发现,社区共管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主体,凝聚整合了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及渔村、渔民等多元主体的治理优势与资源,实现了从动员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有助于渔村治理能力提升与治理共同体的重构。在此基础上,随着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滨海旅游业发展,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得以实现,促进了渔民转产增收和多元主体共同受益,以渔村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发展共同体逐步形成,近海渔业资源治理得到推进。本文认为,社区共管有助于完善国家监管模式,并与西方治理理论形成对话,对构建近海渔业资源治理的中国方案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近海渔业资源治理 社区共管 治理共同体 发展共同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气候变化下海洋渔民社会脆弱性及其应对研究”(编号:21YJC840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机制研究”(编号:21FSHB026)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