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孔隙结构的影响

2023-03-01分类号:S152.5

【作者】杨建君  盖浩  张梦璇  蔡育蓉  王力艳  王立刚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青冈县气象局  
【摘要】【目的】东北黑土实施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孔隙结构影响的研究缺乏明确性结论,为此开展本研究,旨在研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结构的影响机制,为合理耕层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开展的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平台,设置农民常规耕作(FP)、单独深松25 cm(T2)、深松25 cm结合秸秆还田(T3)和深松35 cm结合秸秆还田(T4)等处理,采用CT扫描技术开展土壤孔隙结构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并结合田间持水量和容重等指标,探究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对黑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通过土壤孔隙二维和三维图像可以清晰看出,各处理0—20 cm土层孔隙分布均明显少于20—40 cm土层,深松结合秸秆还田(T3、T4)的孔隙分布明显多于FP,增加了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孔隙。定量化分析表明,相较于FP,单独深松25 cm(T2)显著提高20—30 cm土层总孔隙度103.0%(P1.00 mm)孔隙度221.5%—661.7%和中孔隙孔隙度105.4%—544.9%来实现(P<0.05),降低了欧拉数32.4%—66.4%(P<0.05),显著提高田间持水量24.2%—40.6%(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孔径孔隙度、总孔隙度与田间持水量、分形维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欧拉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
【关键词】东北黑土  深松结合秸秆还田  CT扫描技术  土壤孔隙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564);;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ZDRW20220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BAIC08-202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