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痔病经》文献考述兼论中印医学文化交流
2022-07-15分类号:B948;R2-5
【部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技人文研究院
【摘要】《佛说痔病经》是义净从印度翻译而来的一卷密教文献,对痔病描述颇具特色。其内容见于敦煌文书S.5379、《大正藏》《医心方》、西夏写卷И_(HB).NO.807。经研究发现S.5379时代最早,与后三种写本有差异,当各抄自不同底本。其内容里关于痔病的描述可发现是受到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昙梵陀利学派的影响较大,阿育吠陀对痔病的认识由身体各部位皆可长出“痔”,逐渐缩小至仅描述肛周疾病,由广义至狭义。该经卷先在中国的中原传播,又返传敦煌、黑水城,后又传至日本,流传甚广,并影响中医对痔病的认识,使中医之“痔”由肛周疾病扩大至鼻痔、耳痔等其他部分的赘生物,由狭义至广义。该经卷保留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痕迹,在浓墨重彩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宝贵的史料。
【关键词】佛说痔病经 阿育吠陀 中医 交流传播 佛教 痔病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冷门绝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吐鲁番出土医学文书交流互鉴研究”(项目编号:19VJX165)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馆杂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