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空间效应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2022-08-15分类号:F426.2;F426.61;F45;TK01
【部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摘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而技术创新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利用欧盟1991—201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欧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效应主要通过政府政策、金融发展的推动来实现。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这种空间效应在1999年以后更显著。空间模型的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政府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创新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这可能意味着通过需求间接引致创新且弱化市场机制的政策将难以持续,构建具有直接驱动效力且更加市场化的政策支持机制至关重要。此外,欧盟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影响,间接融资市场作用有限。这表明,绿色债券、碳金融市场等直接融资机制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创新的有效手段,中国应进一步构建更加清晰明确的能源与气候共同愿景,强化省域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营造互利共赢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
【关键词】技术创新 可再生能源 空间溢出效应 碳中和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排时空路径演变与协同优化:基于文本挖掘视角”(2021WTSCX07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机制与政策保障”(22AZD095);;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项目“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于空间驱动视角”(CCSEZR2022)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财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