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旱田黑土nirK和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黑土保护建议
2022-09-13分类号:S154.3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亚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反硝化过程是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与土壤氮肥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紧密相关。通过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旱田黑土nirK型和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N_2O排放的关系,证实黑土中nirK型比nirS型反硝化细菌多样性丰富,且更易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施入化肥会降低东北旱田黑土反硝化细菌多样性、N_2O释放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而有机肥的施入虽然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是也会显著增加土壤反硝化作用,存在潜在的负面环境效应。因此对黑土地的保护要积极推行种养结合,建立可循环农业体系;适当配施有机肥料,调节黑土微生物活力;大力完善相关制度,营造科学管理新规范,从而构建我国黑土保护的立体格局。
【关键词】有机肥 反硝化作用 微生物多样性 N_2O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1YFD1500400);;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9233);;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9DS103)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