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重点生态功能县域生态资产损益核算
2022-07-26分类号:F205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县域承担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使命,如何实现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及生态产品价值化是当前面临的极大难点,生态资产损益核算为量化区域资源有偿使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绩效评价等提供了有效途径。以浙江省嵊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典型县域,基于栅格尺度评估了近20年生态资产存量与流量时空动态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人类活动类型监测分析了生态资产损益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8年,由于森林生态资产质量降低及面积减少,嵊州市近60%区域的生态资产存量呈减少趋势,而生态资产流量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增益10%以上。相对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嵊州市生态资产损益平均贡献度更大,为17%。县域城镇化导致粮食供给轻微减损,70%以上乡镇生态资产增益,特别是石璜镇生态保护成效较突出。
【关键词】重要生态功能区 县域 栅格尺度 生态资产 损益核算 驱动因素
【基金】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2020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0111)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