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损失可控性、受灾经历与农户极端气候响应
2022-09-05分类号:S42;F323.6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在极端气候增多的背景下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行为与方式,有助于公共政策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本文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农户响应行为规律,特别是极端气候属性和农户在极端气候下的受灾经历对其响应行为和措施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用吉林、江苏和四川3省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极端气候是否响应及措施选择与灾害损失可控性和农户受灾经历特点密切相关。因旱灾损失可控性高,农户对旱灾响应率高,而水灾和风灾等灾害损失可控性低,针对此类极端气候的应对必须公共政策介入。受灾经历对农户极端气候响应的影响效应存在心理阈值,即只有当受灾程度和灾害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农户才会给予响应。就旱灾响应措施而言,农户有严重旱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选择抗旱品种和改善灌溉技术概率,而有频繁受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投资灌溉设施的概率。
【关键词】灾害损失可控性 受灾经历 极端气候响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三大平原‘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的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研究”(编号:20ZD094);;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编号:21ZD004);; 江苏省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