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治理:“双减”政策及长效机制建设
2022-07-05分类号:G639.2
【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人事局)
【摘要】学生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而没有解决好的突出问题,具有深刻的体制、社会、文化等根源。“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开局良好、进展平稳、成效明显,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等主体的行为均发生积极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充分利用“双减”政策赢得的改革空间,抓住极为难得的时间窗口,在消除中小学生负担源头、建立长效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建议巩固“双减”政策成果,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减少补充教育需求;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家庭教育焦虑;深化教育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学生合理学习;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减负合力。
【关键词】学生负担 “双减” 配套制度 均衡发展 协同育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