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缺陷思维”与“反缺陷思维”:教育研究中对弱势群体的两种立场论争

2022-07-10分类号:G511

【作者】汪卫平  魏峰  
【部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目前西方文献对待弱势群体存在浓厚的“缺陷思维”范式。缺陷思维的根基建构在弱势学生在社会文化、经济、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存有劣势的假设之上,其主要特点是:研究者责备受害者,一定程度忽视了政策和制度的补偿性角色;政策建议着眼点在于“修理”个人或家庭的文化、语言与习性等。西方相关研究中已出现缺陷思维与反缺陷思维的范式之争。虽然国内教育界并没有完全复制西方的“缺陷思维”,但在当前“优势视角”导向下很容易滑入“特质缺陷说”的极端,即过于强调弱势群体抗逆力和韧性,忽视了该范式与缺陷思维的理论迷惑性和实际危害。未来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应避免陷入缺陷思维和简单的“反缺陷”的陷阱之中。
【关键词】弱势学生  缺陷思维  反缺陷思维  教育研究  优势视角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与治理能力提升的M县个案研究”(项目编号:BFA170060)
【所属期刊栏目】比较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