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设施农用地时空演变特征识别及分区管控研究——基于35个评价单元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2-09-22分类号:F321.1
【部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摘要】[目的] 设施农用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探究典型区域设施农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类型划分,能够有效落实差异化管控策略。[方法]以合肥市都市圈为例,综合运用区位指数、核密度、ESDA及SOFM等模型算法,精准揭示设施农用地时空演化特征,进一步划分空间区域类型及提出差异管控引导。[结果]研究表明:(1)设施农用地区位指数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并有缩小趋势,总体呈现中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空间布局形态;(2)设施农用地空间分布呈现更加均匀化、扁平化趋势,特别是西北部设施农用地得到较快增长,仍呈现相对集中分布且以中部、北部居多;(3)核密度曲线的峰值呈现向右移动趋势,由多峰向单峰演变态势且集中于区位指数1.0附近,Moran’s I指数介于0.167 4与0.259 0之间,并以热点区、冷点区、冷冷点区为代表类型区域分布更为集中;(4)将合肥都市圈划分为西南丘陵适度发展区域、北部平原重点发展区域、城市圈层优化发展区域3个利用分区类型,并针对每类区域时空演变趋势特征及设施农业发展要求,提出分区差别化管控引导。[结论] 合肥都市圈设施农用地空间差异呈现减弱趋势,但仍具有较强空间集聚特征,将区域划分不同开发利用类型并提出差别化管控策略,可为设施农业转型发展及其用地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设施农用地 时空演变 特征识别 分区管控 合肥都市圈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设施农用地时空演化、驱动机理及政策设计研究”(SK2021A015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合肥都市圈设施农用地时空演化及优化策略研究”(20211036403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效益提升:共生测度、驱动机理与政策设计”(1908085QG31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