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多鳞白甲鱼早期发育特征观察

2022-07-15分类号:S917.4

【作者】刘德  闫卉果  董智玲  罗辉  叶华  何文平  
【部门】西南大学水产学院  内江市东兴区渔业发展中心  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探究多鳞白甲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早期发育特征规律,对2019年3月采集于大宁河的多鳞白甲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并观察和描述多鳞白甲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序。结果显示:多鳞白甲鱼受精卵为卵圆形沉性卵,具粘性;一般呈金黄色或白色,相对透明;卵径为(2.46±0.12)mm。在水温为(17.2±0.5)℃的条件下,多鳞白甲鱼胚胎耗时147 h 30 min出膜,有效积温达到2 582.5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形成期(0~1 h 48 min)、卵裂期(3 h 38 min~7 h 38 min)、囊胚期(9 h 32 min~22 h 2 min)、原肠胚期(33 h 15 min~45 h 19 min)、神经胚形成期(50 h 24 min~53 h 55 min)、器官形成期(56 h~95 h 55 min)、出膜期(103 h 31 min~147 h 30 min)共7个阶段。初孵仔鱼全长(8.86±0.52)mm,心率114~128次/min。眼色素于2日龄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6日龄时卵黄囊耗竭,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8日龄仔鱼腹腔出现鳔一室;20日龄仔鱼出现背鳍鳍条,腹部鳍褶延伸至胸鳍后缘,臀鳍开始分化;21日龄出现鳔二室;34日龄开始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70日龄鳞片遍布全身,体型和体色与成鱼相近,进入幼鱼阶段。
【关键词】多鳞白甲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  胚胎发育  人工授精  早期发育特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65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0jcyj-msxmX0438);; 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6shmszx8008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XDJK2019C025)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