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概述
2022-08-31分类号:F326.1;X71
【部门】海南省气候中心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气象探测中心
【摘要】[目的]碳足迹核算是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评价,开展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理论研究能够为低碳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对我国农资投入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碳足迹概念,碳足迹核算的数据来源、方法,我国农作物碳足迹核算涉及的对象、系统边界以及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的研究进展。[结果]目前我国已开展碳足迹核算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脐橙、苹果、油菜、烟叶等,研究过程中活动水平数据、温室气体排放参数来源和核算包含过程的不尽相同,核算过程有仅针对研究对象生产环节的,也有包含上游环节和生产环节的,部分研究还包括产品加工、运输分销、消费和废弃环节,因此核算结果差异较大。研究表明,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和灌溉耗电是小麦和玉米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稻田CH_(4)排放是水稻最主要的排放源,肥料施用和施肥后田间N_(2)O排放是棉花、花生、大豆、油菜、水果等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受农资投入、耕作方式、技术手段等影响,农作物的碳足迹是不断变化的。[结论]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需要全面考虑作物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采用本地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参数,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模型,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农作物碳足迹 核算 系统边界 构成 时空分布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热带与特色林果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业务平台”(2019YFD10022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