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四川茶叶适生空间演化以及生产空间响应特征

2022-07-21分类号:S571.1

【作者】邵周玲  高文波  刘远利  陈春燕  曹杰  林正雨  
【部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摘要】[目的]茶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和贫困山区茶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预测茶叶适生空间将为生产空间布局优化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980—2020年气候、土壤、地形三个方面的环境数据,通过MaxEnt模型构建分布位置和环境变量的关系模型对四川茶叶适生空间进行预测,并结合种植面积探究生产空间对适生空间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构建的关系模型可信度高,可以“很好”预测5个阶段的茶叶适生空间(AUC > 0.9)。影响四川茶叶生长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海拔、酸碱度、年降水量、坡度、生长季相对湿度,其中海拔430~1 200m,pH值4.4~5.3,年降水量大于1 080mm,坡度小于10°,相对湿度大于78%的区域最适宜茶叶生长。茶叶适生空间多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区和盆周山地区,呈“C”字型,1980—2020年适生空间面积在2.32万~2.69万km~(2),变化趋势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四川茶叶的适生空间重心演变轨迹整体上呈现“北移”趋势,2000年之后,迁移方向从南移转为北移;生产空间重心变化幅度较适生空间波动性更强。1990年至2020年茶叶适生空间面积增加,而生产空间除了面积大幅增加外,还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负响应区域主要集中于川南与川东北两大区域,1990年到2020年生产空间与适生空间呈现强负响应的区县数量明显增加。1990年强正响应区域主要聚集在北部,到2020年强正响应区域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结论]四川茶叶适生空间的面积较广,茶叶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地理分布  MaxEnt模型  适宜区  种植面积  茶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社会化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2020YFD1100601);;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四川经济作物时空格局变化及响应机制研究(2020JDJQ0073);;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农作物及畜禽育种信息服务平台(2021YFYZ002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特色作物空间格局演化、品质区划及空间调控技术研究(2021XKJS07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