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国家级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2022-07-27分类号:F49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摘要】以“十四五”规划布局的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为对象,结合模糊集合思想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格网化数据集,通过应用投影寻踪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自相关方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测度2013—2019年19个国家级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整体发展态势、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9个国家级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呈现以递次转移为主、跨级转移为辅的演化特征;协同性欠佳,城市群间异质化、城市群内同质化特征逐渐显现;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由弱到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以低—低集聚为主、高—高集聚次之的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始终存在;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三大集聚的“高地连绵区”和东北、西北两大“低谷连绵区”的空间发展态势,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的东密西疏空间关联格局已然形成。
【关键词】数字经济 城市群 GIS格网化模型 区域协调发展 引力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TJ001);;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统计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