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视域下中国小农经济何以可能
2022-09-07分类号:F323
【部门】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小农经济为何存在?两百多年来,以西斯蒙第、伯恩斯坦和俄国民粹派为代表的“小农经济稳固论”者,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过多次思想交锋。据此不少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小农消亡的必然性,对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存在及发展缺乏有效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和资本结合的三个阶段,皆论述了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形式及缘由,即在劳动隶属于资本的过渡阶段小农经济表现为依附性存在,在劳动形式隶属于资本的阶段小农经济表现为周期性存在,在劳动实际隶属于资本的阶段小农经济表现为游离性存在。当前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为指导,统筹把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利益衔接、产业衔接、要素衔接和组织衔接。
【关键词】小农经济 政治经济学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19FKSB042);;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乡村建设行动:生成逻辑、实施路径和价值意蕴研究”(SC21ZDTX004)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