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向对高寒矿区渣山恢复植物生物量和养分繁殖分配的影响
2022-07-15分类号:Q948
【部门】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摘要】分别在高寒矿区渣山阳坡、山顶平地和阴坡,以常见恢复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繁殖体、叶片和茎秆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分析渣山坡向变化对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养分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渣山阳坡、平地到阴坡,恢复植物生物量繁殖分配和氮、磷繁殖分配均逐渐降低,且不同物种的下降幅度不一致,表现为在阳坡和平地上老芒麦和冷地早熟禾的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小花碱茅,而在阴坡上小花碱茅更高;随着繁殖体氮含量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生物量和氮繁殖分配显著升高;磷繁殖分配随繁殖体磷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植物个体大小与生物量和养分繁殖分配显著正相关。未来高寒矿区渣山恢复中,需根据渣山坡向差异以及恢复植物繁殖分配权衡选择适宜恢复物种,以提升恢复效果。
【关键词】坡向 繁殖分配 养分含量 恢复植物 生境适应性 煤矿渣山 青藏高原
【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ZJ-7041)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