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个玉米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研究
2022-09-27分类号:S513
【部门】云南大学农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摘要】【目的】通过对6个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C_(1)F_(7:8))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三角形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为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信息参考。【方法】本研究从三角形杂种优势群中分别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Y46(Suwan1群)、Y107(Reid群)和MON2(非Reid群)组配6个BC_(1)F_(7:8)群体,分析各群体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产5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差异及杂种优势。【结果】不同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Y46与Y107组配的BC_(1)F_(7:8)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显著高于Y46与MON2和Y107与MON2组配的群体,此外Y46与MON2组配的正反交群体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较大,Y107与MON2组配的正反交群体间差异较小。同时Y46与Y107组配的BC_(1)F_(7:8)群体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较强,Y107与MON2群体次之,Y46与MON2群体较弱。【结论】在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中,以Suwan1×Reid杂种优势模式组配的群体,其后代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较强,Reid×非Reid杂种优势居中,Suwan1×非Reid杂种优势较弱。建议在玉米杂交育种中,尽量选择Suwan1×Reid杂种优势模式,以提高玉米产量潜力。
【关键词】玉米 BC_(1)F_(7:8)群体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杂种优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1143004,31060192);; 云南省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项目(202205AR070001-01);; 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2016YFD0101803);;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915)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