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2022-09-27分类号:S152
【部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摘要】【目的】以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并进一步分析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容重和pH变化规律与有机质相反,土壤颗粒组成均以粉粒、砂粒为主,粘粒含量较低;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大小为:乔木林地(1.91)<灌木林地(1.94)<草地(2.06)<耕地(2.1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粘粒和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和有机质关系不显著。【结论】研究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较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呈显著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土壤质地。
【关键词】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颗粒 分形维数
【基金】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19-SF-A4-3);;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2020-ZJ-Y06);; 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青人才字(2019)06号]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