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全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不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2-08-02分类号:S917.4

【作者】王佳佳  王琼  秦桢  陈耀辉  李健  李吉涛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基于SSR标记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为凡纳滨对虾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信息。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对凡纳滨对虾全基因组SSR位点进行搜索,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基于POPGENE 1.32、PIC-CALC和Mega 6.0软件分析6个不同来源的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在凡纳滨对虾全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出10 453 975个微卫星,约占基因组序列总长度的18.56%,其中,二碱基微卫星最丰富,占总数的82.15%。利用具有多态性的14个SSR标记分析3个国内群体桂海1号(CG)、海兴农2号(CH)和山东养殖群体(CT),及3个国外群体厄瓜多尔1号(FO)、厄瓜多尔2号(FT)和墨西哥群体(FM)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4个SSR标记在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08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的范围分别为6~25、0.112~0.994、0.234~0.925和0.226~0.918;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CH > FO > FM > CT > FT > CG。桂海1号与山东养殖群体、3个国外群体间属于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显示,国内群体桂海1号和海兴农2号聚为一大类,山东养殖群体与国外群体厄瓜多尔1号、厄瓜多尔2号和墨西哥群体聚为一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14个SSR标记可用于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评估;3个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且与国内群体桂海1号和海兴农2号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  微卫星标记
【基金】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GH05,2020TD46)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