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附子的全国药材生态适应性区划研究
2022-08-02分类号:S567.239
【部门】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
【摘要】【目的】对附子生态适应性进行研究,为附子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产地调研、文献收集及标本信息整理,采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附子产量和质量的生态环境因子,用ArcGIS软件分析附子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区,依靠ROC 曲线和Jackknife法验证主要环境因子并结合生产实践,明确附子在全国的生态适应区的范围。【结果】对影响附子的74个生态因子采用MaxEnt模型进行4次运算,除去贡献率为0的生态因子,最终选择26个生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附子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按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10月月降水量(35.6%)>海拔(24.9%)>湿润指数(10%)>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5.6%)>土壤有效含水量等级(3.6%)>植被类型(2.2%)=11月月降水量(2.2%)>最干月降雨量(1.3%)>5月月降水量(1.1%);附子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结合部,贵州、重庆及陕西的秦岭一带,湖南、河南与陕西交界部分区域,辽宁、吉林与黑龙江东部的部分地区。附子新产区及传统产区均属于分布最适宜区,新产区年均温度低、附子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结论】10月月降水量、海拔、植被类型、11月月降水量、5月月降水量这5个环境因子是影响附子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附子的最适产区为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结合部以及陕西南部区域。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附子产区的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附子 生产区划 生态因子 生态适应性 MaxEnt模型 ArcGIS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7YFE0119900);; 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027/2017/AMJ)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