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残障的“身份化”意涵与启示——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全新理解

2022-07-15分类号:G760

【作者】赵勇帅  孙云峰  邓猛  韩文娟  
【部门】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北京市健翔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残障身份理论是所有残障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为人们理解残障提供了理论框架,也影响了人们对待残障群体的方式。在融合教育语境中,残障概念早已超越了单维度的“医学—心理学”“缺陷”视角,它融合了残障者个人特征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多维度视角,成为支撑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支柱之一。西方社会对残障的理解变化是通过复杂的“残障身份化”过程来实现的。通过构建独属于残障群体的“残障文化”,使残障成为一种与种族、性别等类似的“文化身份”。西方世界关于残障理解的转变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对我国融合教育本土化理论探索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融合教育  残障身份  残障文化  教育社会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西北农村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研究”(课题编号:EHA1704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特殊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