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桂南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2022-07-21分类号:S511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摘要】【目的】评价紫云英还田条件下化学氮(N)肥减施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探明水稻轮作紫云英的化学N肥替代潜力,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多年定位试验,设置常规施N(100%N)、紫云英还田配施100%、80%、60%和40% N肥(分别以MV+100%N、MV+80%N、MV+60%N和MV+40%N表示)及不施N肥(对照,CK)6个处理,在水稻抽穗期测定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等光合指标,在收获期考种测产并检测稻米的品质指标。【结果】与CK相比,紫云英还田配施100%、80%、60%和40% N肥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剑叶的SPAD值、P_(n)和G_(s)(P0.05,下同);在水稻产量及性状方面,MV+100%N处理、MV+80%N处理和MV+60%N处理分别较100%N处理增产12.06%、7.72%和6.64%,但水稻产量及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和结实率等与100%N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在稻米品质特征方面,MV+100%N、MV+80%N和MV+60%N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与100%N处理均无显著差异,但MV+80%N和MV+60%N处理的稻米蒸煮品质显著高于100%N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云英还田可通过提高水稻的SPAD值、P_(n)和G_(s)改善水稻产量性状,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结论】紫云英还田条件下配施100%、80%、60%和40%N肥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剑叶的SPAD值、P_(n)和G_(s)等光合指标和水稻产量,其中紫云英还田配施80%N肥或60%N肥对改善稻米加工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效果均较佳,可在优质水稻生产中参考应用。
【关键词】水稻 光合特性 产量 稻米品质 紫云英还田 氮肥替代 桂南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绿肥产品创制与产业化”(2021YFD1700200);;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AB33004);;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2);; 广西农业科学院优势团队项目(桂农科2021YT037);;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21JM56);; 广西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桂农科盟202213)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