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岁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潜在转变分析:一项纵向研究
2022-08-15分类号:G763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
【摘要】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对象之一。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对超常儿童学业成就、创造性才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超常儿童实验班的101名10~11岁超常儿童和普通班144名同龄普通儿童进行横断研究,使用《自我描述问卷》测量被试的自我概念。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概念潜在类别的共性与差异。然后,重新选取163名超常儿童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追踪研究,运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超常儿童自我概念随时间变化的类别转变模式。结果发现:(1)在横断研究中,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均可划分为高自我概念组和低自我概念组两个潜在类别,但在超常儿童群体内部低自我概念组的比重更高(51.5%);(2)在追踪研究中,随着时间变化,部分超常儿童自我概念呈现下降趋势,从高自我概念组向中等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406)或从中等自我概念组向低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246)。本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不同类别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实证参考,也从社会情感发展和适应性视角,为开展有效的超常儿童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超常儿童 自我概念 潜在转变分析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惠妍国际联合项目:儿童创造性的脑与发展机制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项目编号:ICER201904)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特殊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