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动态
2022-07-15分类号:F832;F124.8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基于“市场活性”和“谐振强度”两个方面,本文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SFRI构建方法。在考察199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国金融风险变动态势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动态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风险变动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本文构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不仅反映了我国金融风险“快积聚、慢消融”的非对称性特征,而且与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存在密切的关联动态。(2)金融风险变动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风险上升对金融周期的负向影响强于金融风险下降对金融周期的正向影响;而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弱且存在时变性。(3)金融风险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影响存在区制效应,在高金融风险区制内金融风险上升对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负向影响显著强于低金融风险区制,而在所有区制下金融风险对金融周期的负向影响均显著强于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上述结论为建立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 市场活性 谐振强度 经济周期 金融周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形成机理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873056);;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中国经济与金融不确定性的动态评估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2020);;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吉林省经济下行风险的定量评估与应对策略”(项目编号:JJKH20220938SK)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