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
2022-09-02分类号:S435.111.41
【部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摘要】综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聚合主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以改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水晶3号的稻瘟病抗性,为开展具有广谱持久稻瘟病抗性的优良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和有价值的材料。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Bsr-d1为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晶3号,筛选获得无T-DNA元件的bsr-d1纯合突变体,包括T插入、G插入、GA缺失、CGCA缺失和CGCAGA缺失5种突变类型。以无T-DNA成分的bsr-d1纯合突变体为母本、以携带Pigm基因的金玉1号为父本杂交、回交、自交,并利用分子育种芯片同时进行Pigm基因和背景辅助选择,最终获得抗病基因(同时携带bsr-d1和Pigm基因)纯合,且背景回复率均在96%以上的水晶3号改良株系(SJ3-G1、SJ3-G2、SJ3-G3、SJ3-G4、SJ3-G5)。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改良株系对稻瘟病生理小种GUY11的叶瘟抗性与野生型相比均显著提高;接种稻瘟病菌后,改良株系叶片中POD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H_2O_2含量则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了同时携带bsr-d1和Pigm基因的抗稻瘟病水晶3号改良系。
【关键词】水稻 Pigm bsr-d1 稻瘟病抗性 CRISPR/Cas9
【基金】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0210211002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基础性科研工作项目(2022JC05);;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项目(S2012-04)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