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近代中国内汇市场运行效率的演进——基于利率、洋厘与汇价关系的考察

2022-09-15分类号:F832.9;K25

【作者】李裕威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代中国因货币长期未能统一,形成了独特的内汇市场。货币流通的区域性特点,使国内资金汇兑需进行货币兑换,进而产生汇价。汇水或汇价是考察内汇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视角。利率和洋厘是资金供求变化的晴雨表,也是影响汇价波动的主要因素。随着近代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资金价格从票号贷款利率逐渐转变为钱庄银拆利率和洋厘行市,市场化程度日渐提高,信号传递功能日益凸显,伴随这一转变,内汇市场运行效率也逐渐提升。开埠初期,票号汇水对京苏两地利息涨跌的调整相对滞后,内汇市场的资金调节功能较弱。20世纪初,货币市场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价格体系,行市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虽然重庆和天津申汇价格与上海银拆利率的相关程度不高,但相对于早期票号汇兑而言,汇价对利率变动的调整速度已大幅提升。此外,津沪两地洋厘行市对汇兑行市的作用表明,内汇价格对洋厘波动的反应迅速,内汇市场运行效率已达到较高水平。
【关键词】汇价  利率  洋厘  内汇市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运行研究”(16ZDA133);;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