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营的化肥减量机理与实证:一个农地与服务规模经营的比较
2022-08-31分类号:S143;F326.11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规模经营被普遍认为是促进农业生产化肥减量的重要路径,而两类典型的规模经营模式,即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其减量机理与效果尚未得到充分地比较讨论。本文通过构建“规模经营模式—减量理论机理—减量实际效应”的分析框架,比较农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化肥减量施用的理论机理,并利用湖北省江汉平原水稻主产区898户稻农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于农地流转与集中获得农地规模经营优势的农户,通过购置新机械与引进新技术开展自我服务实现化肥减量,但受资产专用性所引致的高沉没成本约束,高产压力的增大使得农地经营规模与化肥施用量呈U形变动特征;(2)基于采纳托管等外包服务,分享服务规模经营优势的农户,通过服务供应商规模化的管理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和市场性服务实现化肥减量,且化肥减量效果呈现农地经营规模的中立性特征;(3)通过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化肥减量,并非是互斥的关系。开展适度的农地规模经营,不仅具有直接减量效应,即可以避免过大规模的成本压力、实现化肥减量效应的最大化;还具有间接减量效应,即可以达成服务的农地规模门槛、促使服务市场容量扩张,继而促进服务市场发展实现化肥减量。
【关键词】农地规模经营 服务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 服务外包 化肥减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空规律、形成机理与减量策略:长江经济带水稻种植化肥施用的空间经济学研究”(42071157)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