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质优”判断偏差对次优食物浪费的影响——心理机制及应对策略
2022-09-20分类号:B842;F713.55;F313
【部门】福建省高速公路融通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烽火数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全球因食物外形缺陷而产生的浪费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外观有缺陷但仍可食用的食物被称为次优食物,但以往研究较少探讨消费者回避次优食物的心理机制,限制了相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常人信念理论,研究消费者在次优食物购买中处在的常人信念,并提出“酷化拟人形象”的干预措施。通过4个实验发现,消费者存在“物美质优”信念,即次优食物的低外观水平会降低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口味与健康评价,而“酷化拟人形象”可以强化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自然性感知,进一步地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的自主性水平对此效应产生了调节作用。文章创新性地提出新型视觉线索,促进消费者形成可持续性食物选择行为,系统地揭示了从食物浪费的认知偏差到视觉助推效应,再到助推机制与效应边界的研究逻辑,为政府在推动社会的食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且低成的政策方案。
【关键词】食物浪费 次优食物 常人信念 酷化拟人 自然性感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及相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素配置及优化研究” (19BGL174)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管理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