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响应假眼小绿叶蝉侵害的代谢组学研究
2022-09-21分类号:S435.711
【部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贵州大学茶学院
【摘要】以被假眼小绿叶蝉侵染0、12、24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试验材料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094个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差异倍数筛选出0 h与12 h处理有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 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上调,14个下调;0 h与24 h处理之间有4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6个上调,15个下调;12 h与24 h处理有5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0 h与12 h处理有2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芥子酸注释到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与木质素形成有关;0 h与24 h处理有6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6,9,12,15十八碳四烯酸乙酯注释到亚麻酸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注释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乙醛注释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推测苯乙醛会对周围的假眼小绿叶蝉造成其行为或生理的影响,而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和类黄酮等;12 h与24 h处理有9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9条通路中,马钱苷酸注释到单萜生物合成通路中,相比侵染12 h处理,24 h处理的马钱苷酸含量上调,表明茶树被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可能通过释放萜类物质来抵御害虫。以上结果表明,木质素、萜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茶树抵御小绿叶蝉的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茶叶 假眼小绿叶蝉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差异代谢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080、31900486);; 贵州省教育厅植物学重点支持学科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6]23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298);; 贵州省教育厅项目([2015]68、QNYSKYTD201800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Qnsyk201605、QNYSKYTD201801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项目(2019xjg0303、2018xjg0520、QNSY2018ZJ006、QNYSXXK2018005)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