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使臣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001-09-15分类号:G259.29
【部门】七六一四○部队 七六一四○部队 广西桂林 五四一○○一 广西桂林 五四一○○一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清政府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起,陆续派员去西方列强诸国游历考察,出访驻使。在使外过程中,他们深为西方的近代文明所震撼,开始有意识地向国内介绍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其中关于图书馆文明的介绍与传播,则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初次目睹西方图书馆的张德彝1862年(清同治元年),总署设立的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成立。当年的6月11日,招收到10名的旗籍少年,15岁的张德彝(1847-1918)便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 中国近代图书馆 西方图书馆 近代文明 京师同文馆 晚清外交 巴黎日记 同治元年 近代中国 法国国家图书馆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馆杂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