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作为沟通的写作——通识语境下大学写作课的建设与思考

2022-07-20分类号:G642;H15-4

【作者】苏婧  
【部门】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摘要】清华大学自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写作与沟通”课设为所有大一新生的必修通识基础课。从剖析大学通识教育的普遍困境出发,引入哈贝马斯相关理论及其对于大学理念的阐发,试图回答清华大学设置“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深意。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中的“沟通”,可被理解为哈贝马斯意义上的“交往”,是促使大学回归生活世界、重建人的交往理性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写作”可被理解为“作为沟通的写作”,通过强化兴趣导向、促进对话意识、激发论证精神,“写作与沟通”课程试图将大一学生从高考应试型和论文内卷型的写作中带离,让他们重新认识写作作为一种思维表达方式和人与人交往方式的魅力,培育和促进人的自我同一性和主体间性,从而回应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哈贝马斯  通识教育  写作课
【基金】2021年清华大学本科教改课程创新定向支持项目“主题式写作课的通识理念探索与实践”(DX02-27);; 2020年清华大学本科教改项目“清华大学写作课教学评价改革探索”(ZY01_01)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高教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