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沙地榆DSE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抑菌活性

2022-08-25分类号:S476.1

【作者】田慧敏  王秀艳  李晓兰  
【部门】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为了研究沙地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dark septate endophytes)的种类及抑菌作用,寻找潜在的可开发利用的生防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沙地榆分离DSE真菌,运用形态学与ITS测序方法进行鉴定,以常见病害灰霉病(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瓜类枯萎病(尖刀镰孢菌黄瓜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和炭疽病(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沙地榆须根筛选到1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DSE真菌(编号Upr105),该菌初期菌落呈白色绒毛状、稀疏、菌落背面呈浅橘色,随着菌落扩大加厚,背面渐呈亮橘色,后期菌落变为深褐色,培养后期菌落可形成不明显的“环形带”结构;显微特征为菌丝棕色、具隔膜,不形成有性或无性繁殖结构,显微形态呈形态各异的“念珠状”膨大细胞;根据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测序鉴定其为薄毛盘菌(Tricharina sp.)。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该菌对3种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接种第2天开始抑菌率逐渐上升,培养至第7天时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尖刀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和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6%、61.5%和42.9%,对3种菌的平均抑菌率分别为52.8%、44.5%和22.8%,说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枯萎病、灰霉病和青枯病防治的潜在生防菌。
【关键词】沙地榆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LHMS3001);; 赤峰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CFXYZD202001);; 蒙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团队项目(cfxykycxtd202008)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