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
2022-08-11分类号:A81;D61
【部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不是对中华文明的虚无,也不是被中华文明所消融,而是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互动发展。中华文明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巩固了认同基础,丰富了资源支撑,成为马克思主义异域发展的合理性根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则激发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为中华文明优化了价值取向,强化了使命担当,激发了创新活力,充实了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发展,应树立起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远大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重构为首要前提、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自觉为核心使命、以人类文明秩序的共融性建构为外部保障,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明意蕴,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史论”(项目编号:20FD JA001);;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儒化共产党’批判——基于建党以来‘儒化’思潮的意识形态审思”(项目编号:21JDBN02YB);;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意识形态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20XZA216)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社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