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规律及应用
2022-07-28分类号:TU984
【部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夜间灯光强度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强弱的直观表征,通常随到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其空间衰减过程是否可以定量化、模型化,以及空间衰减规律关于城市形态的指示意义仍不明确。论文获取32个中国主要城市2012年和2020年NPP-VIIRS夜间灯光年度合成数据,以城市中心为圆心,计算同心圆圈层内平均夜光强度;受建设用地密度空间衰减函数启发,采用反S函数拟合城市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反S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特征,模型参数D和α的变化分别反映了城市扩张过程和形态变化。2012—2020年间,各城市半径(参数D)增长到1.1~3.6倍;城市规模较小的长春、银川和西宁经历的夜光亮度增长幅度最大,而东部沿海城市增长幅度较小。参数α的变化说明中国主要城市由夜间灯光反映的空间形态趋于紧凑。反S函数为刻画夜间灯光强度空间衰减提供了新工具,为测度城市扩张和形态变化提供了新指标。
【关键词】夜间灯光 城市扩张 梯度分析 反S函数 城市形态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268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CGL05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BX20190251,2019M662699)~~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