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及交互关系研究
2022-07-20分类号:X22;F124.5;F299.27
【部门】山西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基于2004—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数据,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交互胁迫模型,探究二者动态耦合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相对发展度逐步下降,“无序态→无序态与低稳态并存→低稳态→低稳态与中稳态并存”阶段有序接替;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资源要素状态优于生态环境响应,生态环境压力与生态环境状态趋势基本一致,这基本符合黄河流域资源禀赋特点以及能源和粮食战略地位;黄河流域分省及整体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均存在交互胁迫关系且动态耦合关系空间分布不均衡,中下游经济发展较快省份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上游欠发达省份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高。
【关键词】黄河流域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交互胁迫
【基金】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京津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研究”(SM20201001700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