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草牧业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全国五大牧区的实证分析
2022-07-08分类号:F326.3;X322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全国畜牧总站
【摘要】为探索新时期促进草原牧区乡村振兴、实现牧区生态生活生产互促共赢的新思路,文章首次将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草牧业产业三大子系统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以全国五大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五大牧区来看,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3107增长到2020年的0.4758,年均增长3.1%,表明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1537增长到2020年的0.5800,年均增长10%,增速显著,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草牧业产业系统评价指数稳定在0.35左右,总体呈稳步发展态势,产业提升空间较大。(2)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2006年的0.4812增长为2020年的0.6605,提升37%,耦合关系整体发展显著。(3)从耦合系统发展阶段来看,2020年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值均大于0.6,演进为协调发展状态,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关系不断加强。(4)五大牧区三大子系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2020年内蒙古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其他牧区为草牧业滞后型。因此,提出坚持以草定畜、走精养少养之路、量水而行发展节水型草牧业、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饲草种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草牧业 耦合协调度
【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草原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体系研究”(编号:CAAS-ASTIP-2020-IGR-05);;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草甸草原修复技术研发与生态功能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22YFDZ0040);; 全国畜牧总站青年基金项目“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编号:2020-5)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