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作物面积比例对农田景观异质性特征的影响
2022-07-15分类号:S344;TU984.18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揭示农田景观作物种植多样性特征,从景观异质性角度,基于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具有14类景观类型的农田景观格局图,明确了研究区作物和半自然生境分布特点;进一步对6个梯度作物面积比例为1km2农田景观样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了农田景观作物面积比例对景观组分异质性、破碎度和配置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域1km2农田景观样方作物面积比例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平均值分别为53.09%和21.55%,呈现高作物面积比例、低半自然生境比例的特点;研究区农田景观作物面积比例提升导致农田景观组分异质性、破碎度和配置异质性显著降低(P<0.05);麦玉两熟斑块面积显著上升和斑块数量减少对华北平原农田景观异质性起决定性作用。综上,在华北平原,降低作物面积比例和缩小田块面积有利于提升农田景观异质性,而机械化和规模化作物生产降低了农田景观异质性。
【关键词】作物面积比例 农田景观 异质性 景观格局指数
【基金】粮食主产区资源要素与作物生产空间匹配特征及优化项目(2016YFD03002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