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情景模拟研究
2022-08-24分类号:X321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碳排放量位居中国前列,合理模拟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改进的IPAT模型,模拟了2015—2060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上海、江苏、浙江和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分别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和2025年达到峰值,碳排放量分别为166.430百万吨、1 034.391百万吨、457.954百万吨和1 650.570百万吨;低碳情景下,碳排放均在2020年达到峰值;高碳情景下,仅上海在2030年达到峰值,江苏、浙江和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均无法在2030年达到峰值。长三角地区作为优化开发区,应以基准情景作为发展的下限,以低碳情景作为发展的上限,确保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现状,提出了低碳发展策略,以期为长三角地区低碳发展,顺利实现碳中和,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碳排放峰值 IPAT模型 情景模拟 长三角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尺度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碳排放效应及调控策略研究”(4190124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多尺度视角下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机理及调控策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019SJA0254)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